区块链入门——你必须了解到的区块链知识

发布日期:2024-04-25 来源:半岛官网pg

  中心化的好处在于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替我们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管理工作。对个体而言有诸多便利,可要知道,由于居中的管理者依然是有血有肉有欲望的人,所以难免会有垄断后的各种弊病。

  区块链,作为一个新事物,生来就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看各方言论,区块链俨然有比肩工业革命和计算机革命的趋势。

  奈何网络上的入门教程对文科生都不太友好,笔者每每看到一大堆的计算机术语瞬间头大。

  直到最近看到阮一峰老师的《区块链入门教程》才豁然开朗。区块链,其实很简单。

  这几个字你可能都认识但未必真正理解。比如,数据库是什么?它具备什么样的特性?分布式数据库又是啥意思?区块链特殊在哪里?别急,请往下看。

  简单来说,数据库是一个存储数据的“仓库”,既然是仓库,那么它就必须有进货(新增)、出货(删除)这两项基本功能。

  为了满足日常需求,比如需要查找某种货品,统计其数量,或者某种货品摆错了位置等等,因此还需要“查询”和“修改”功能。

  分布式即“分开”部署数据库。这里的分开有两层含义,物理的分开和逻辑的分开。

  物理的分开很好理解,可以简单理解为数据存储在不同的主机上,在物理上是相互独立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需求呢?因为在互联网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性网络公司已经屡见不鲜,而在本国本地部署服务器在改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上至关重要。

  举个例子,比如前段时间苹果将iCloud服务从香港转移到云上贵州,好处之一就是访问加载速度的加快。

  逻辑的分开稍微难懂一些,笔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淘宝,同一个账户可能既是买家,又是卖家,买家身份产生的订单和卖家身份产生的订单在逻辑上是可以分离的。

  由于淘宝的订单量巨大,一台机器无法存储所有订单,于是淘宝某程序员灵机一动,将买家订单和卖家订单分别存储在两台机器上。这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在不失逻辑整体性的前提下,既克服了技术困难,又满足了业务需求,两全其美,当年该程序员拿了36个月年终奖金(本故事纯属虚构)。

  分布式数据库虽然可能部署在多个地区,逻辑也可能被拆分,但是归根到底,它是一个化整为零的整体。

  所以,分布式数据库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一个数据库按照一定规则部署到多台服务器,对内可以是零散的,但对外必须是一个整体。

  说了这么多,相信您对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有了一些基本认知,那么区块链到底特殊在哪里呢?

  在具体讲区块链之前,还需要对区块链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理解,也是非常之简单。

  由于区块链是和比特币一同兴起,因此区块链还有一个不是特别严谨的别名——“分布式账本技术”。

  任何人可以查询任意区块的信息。比如这里就是“比特币区块链”的第50万个区块信息。

  不过与传统交易不同的是,我们不知道绿色框线宽选的“比特币钱包指纹”背后的持有者是谁,是一条狗也说不定。

  又是一个无比熟悉的词汇。也许你知道,区块链是无管理员的,无中心的,但是很少有人去介绍它的具体运作方式。

  是的,区块链理论上是人人可写的。但写入的前提是要拥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去从无穷无尽的数字海洋中穷举出那个符合标准要求的数字。

  “比特币区块链”的设计者中本聪在顶层设计上保证了大概每10分钟才能产生一个新的区块,而一个区块的大小被限制为1MB(1024KB,512*1024个汉字)。

  而且更要命的是,由于区块链的人人可写,那么如果两个矿工同时写入就会产生一个链分叉的问题。

  那么,谁写入的数据是真正的区块呢?由于去中心化没有统一的管理员,现在的规则是这样,哪条分支先达到6个区块(称为六次确认)就是正宗的主链,而其它的区块链将被无情舍弃。按照10分钟一个区块计算,一小时才能确认。

  前面说过区块链是分布式的,而区块链的设计方式简单粗暴,任何一个人都有所有人交易的备份。

  举个例子,你有一张信用卡,月底的时候想看看自己的账单,结果银行把全球的账单都发给你了。

  但数据人人备份才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根基。试想一下,如果银行的交易系统出现故障,把你的账户金额清空了,如果银行自身无法查出真相,估计你只能血本无归,因为能验证自己账户曾经有钱的人只有你自己。

  中心化的好处在于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替我们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管理工作。对个体而言有诸多便利,可要知道,由于居中的管理者依然是有血有肉有欲望的人,所以难免会有垄断后的各种弊病。

  目前看来,中本聪去中心化的初衷是实现了的。从“2009-01-09 10:54:25”创世区块产生,到现在九年多的时间,这个系统在全球人的参与下平稳运行。

  虽然这九年的时间,从来没有人反映自己的区块被修改了,但并不代表一定不行。

  假如一个矿工拥有全网51%以上算力,那么他将会有一家独大的可能。也就是说,他生成的区块,无论记录的数据多么荒谬,在规则上,其他人必须被迫承认其正统地位。

  中本聪的设计初衷是去中心化,可最终却可能得到一个中心化地位没办法撼动的怪物。


区块链入门——你必须了解到的区块链知识

发布日期:2024-04-25

  中心化的好处在于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替我们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管理工作。对个体而言有诸多便利,可要知道,由于居中的管理者依然是有血有肉有欲望的人,所以难免会有垄断后的各种弊病。

  区块链,作为一个新事物,生来就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看各方言论,区块链俨然有比肩工业革命和计算机革命的趋势。

  奈何网络上的入门教程对文科生都不太友好,笔者每每看到一大堆的计算机术语瞬间头大。

  直到最近看到阮一峰老师的《区块链入门教程》才豁然开朗。区块链,其实很简单。

  这几个字你可能都认识但未必真正理解。比如,数据库是什么?它具备什么样的特性?分布式数据库又是啥意思?区块链特殊在哪里?别急,请往下看。

  简单来说,数据库是一个存储数据的“仓库”,既然是仓库,那么它就必须有进货(新增)、出货(删除)这两项基本功能。

  为了满足日常需求,比如需要查找某种货品,统计其数量,或者某种货品摆错了位置等等,因此还需要“查询”和“修改”功能。

  分布式即“分开”部署数据库。这里的分开有两层含义,物理的分开和逻辑的分开。

  物理的分开很好理解,可以简单理解为数据存储在不同的主机上,在物理上是相互独立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需求呢?因为在互联网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性网络公司已经屡见不鲜,而在本国本地部署服务器在改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上至关重要。

  举个例子,比如前段时间苹果将iCloud服务从香港转移到云上贵州,好处之一就是访问加载速度的加快。

  逻辑的分开稍微难懂一些,笔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淘宝,同一个账户可能既是买家,又是卖家,买家身份产生的订单和卖家身份产生的订单在逻辑上是可以分离的。

  由于淘宝的订单量巨大,一台机器无法存储所有订单,于是淘宝某程序员灵机一动,将买家订单和卖家订单分别存储在两台机器上。这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在不失逻辑整体性的前提下,既克服了技术困难,又满足了业务需求,两全其美,当年该程序员拿了36个月年终奖金(本故事纯属虚构)。

  分布式数据库虽然可能部署在多个地区,逻辑也可能被拆分,但是归根到底,它是一个化整为零的整体。

  所以,分布式数据库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一个数据库按照一定规则部署到多台服务器,对内可以是零散的,但对外必须是一个整体。

  说了这么多,相信您对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有了一些基本认知,那么区块链到底特殊在哪里呢?

  在具体讲区块链之前,还需要对区块链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理解,也是非常之简单。

  由于区块链是和比特币一同兴起,因此区块链还有一个不是特别严谨的别名——“分布式账本技术”。

  任何人可以查询任意区块的信息。比如这里就是“比特币区块链”的第50万个区块信息。

  不过与传统交易不同的是,我们不知道绿色框线宽选的“比特币钱包指纹”背后的持有者是谁,是一条狗也说不定。

  又是一个无比熟悉的词汇。也许你知道,区块链是无管理员的,无中心的,但是很少有人去介绍它的具体运作方式。

  是的,区块链理论上是人人可写的。但写入的前提是要拥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去从无穷无尽的数字海洋中穷举出那个符合标准要求的数字。

  “比特币区块链”的设计者中本聪在顶层设计上保证了大概每10分钟才能产生一个新的区块,而一个区块的大小被限制为1MB(1024KB,512*1024个汉字)。

  而且更要命的是,由于区块链的人人可写,那么如果两个矿工同时写入就会产生一个链分叉的问题。

  那么,谁写入的数据是真正的区块呢?由于去中心化没有统一的管理员,现在的规则是这样,哪条分支先达到6个区块(称为六次确认)就是正宗的主链,而其它的区块链将被无情舍弃。按照10分钟一个区块计算,一小时才能确认。

  前面说过区块链是分布式的,而区块链的设计方式简单粗暴,任何一个人都有所有人交易的备份。

  举个例子,你有一张信用卡,月底的时候想看看自己的账单,结果银行把全球的账单都发给你了。

  但数据人人备份才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根基。试想一下,如果银行的交易系统出现故障,把你的账户金额清空了,如果银行自身无法查出真相,估计你只能血本无归,因为能验证自己账户曾经有钱的人只有你自己。

  中心化的好处在于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替我们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管理工作。对个体而言有诸多便利,可要知道,由于居中的管理者依然是有血有肉有欲望的人,所以难免会有垄断后的各种弊病。

  目前看来,中本聪去中心化的初衷是实现了的。从“2009-01-09 10:54:25”创世区块产生,到现在九年多的时间,这个系统在全球人的参与下平稳运行。

  虽然这九年的时间,从来没有人反映自己的区块被修改了,但并不代表一定不行。

  假如一个矿工拥有全网51%以上算力,那么他将会有一家独大的可能。也就是说,他生成的区块,无论记录的数据多么荒谬,在规则上,其他人必须被迫承认其正统地位。

  中本聪的设计初衷是去中心化,可最终却可能得到一个中心化地位没办法撼动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