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10月,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汽车制造业增长7.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6%、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9%、汽车制造业增长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2.8%、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1.3%。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1-10月,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57万台,同比增长7.4%,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7万套,同比增长13.3%,发电机组累计产量为21045万千瓦,同比增长18.9%,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54343万千瓦,同比增长15.5%。(中国机械联统计与信息工作部)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国家统计局10月份,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升。一、工业生产增势稳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和4.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股份制企业增长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9%;私营企业增长4.8%。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6%、33.4%、11.8%。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与1-9月份持平。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公司制作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0%,上升2.0个百分点。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2282亿元,同比下降3.5%。二、服务业明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0.2%、9.5%、8.8%,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3.9、3.2、2.5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0%,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1-9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10月份,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2%,上升1.6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邮政、长期资金市场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业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三、市场销售较快回升,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加快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元,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9255亿元,同比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41亿元,增长4.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0444亿元,增长5.0%;餐饮收入4952亿元,增长3.2%。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0.1%、26.7%。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2%、18.0%、7.4%、3.7%,比上月分别加快18.7、8.0、7.0、3.3个百分点。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960亿元,同比增长3.5%,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全国网上零售额123632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330亿元,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9%。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5%。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提高较快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3222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与1-9月份持平;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提高7.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制造业投资提高9.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3%。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79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8%,降幅比1-9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76855亿元,下降20.9%,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投资提高12.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9%。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3%;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提高6.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10.6%。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5%、9.4%;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方面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0%、16.3%。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6%。五、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07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899亿元,增长11.2%;进口15108亿元,下降3.7%。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6021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08028亿元,增长6.7%;进口152191亿元,增长3.2%。1-10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1%。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增长9.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1%,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4%。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1-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上班时间为48.6小时。七、居民消费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0%,衣着价格持续上涨1.1%,居住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上涨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4.8%,教育文化娱乐价格持续上涨0.8%,医疗保健价格持续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上涨4.7%。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下降0.7%,鲜果价格持续上涨4.7%,猪肉价格持续上涨14.2%,鲜菜价格持续上涨21.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进价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1-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2.1%。总的来看,10月份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指标明显回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偏弱,经济持续回升基础仍待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力推进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落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任务。
据海关数据整理,2024年10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4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其中:进口额2.33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出口额46.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8%。2024年110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454.9亿美元,同比增长5.95%。其中:进口额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出口额433.14亿美元,同比增长6.12%。按照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计算,10月份出口额325.98亿元,同比增长21.9%。110月出口额3078.16亿元,同比增长7.95%。
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19369.97万美元,同比增长43.30%
据机经网整理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为19369.97万美元,同比增长43.30%;出口数量为4293台,同比增长22.13%;出口均价为4.51万美元/台,同比增长17.14%。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1-10月,我国注塑机累计出口金额为166384.49万美元,同比增长17.54%;累计出口数量为44678台,同比下降19.08%;出口均价为3.72万美元/台,同比增长45.31%。2024年1-10月我国注塑机累计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印度、俄罗斯、越南、印度尼西亚、巴西、泰国、土耳其、墨西哥、意大利、德国,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66.68%。其中,向印度出口最多,金额为2444.05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2.62%。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1-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越南、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泰国、美国、马来西亚,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60.04%。其中,向越南出口最多,金额为15846.69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52%。2024年1-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2024年1-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占比TOP10国家/地区
惠及10万户居民和1700户企业 内蒙古首个县域配电网“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成
近日,随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区923新区三回线万正路Ⅲ线配网改造工程建设项目顺利竣工,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县域配电网“零计划停电”示范区正式建成。“零计划停电”是指原来需要停电进行的项目,通过不停电作业完成。内蒙古首个县域配电网“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设面积约1860平方公里,覆盖了鄂尔多斯市装备制造基地工业板块和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九成宫等4A级旅游景区商业板块,以及城区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电,惠及10万户居民和1700户企业。东胜铁西供电公司于2024年年初启动“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设,考虑电网结构、运行方式、设备状态及负荷增长,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新建及改造23条10千伏线条10千伏线路互联互供的网架结构,实现示范区内10千伏线%,极大优化了供电网架,为“零计划停电”示范区的建成提供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示范区内停电总时户数完成3225小时/户,同比降低76.67%;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提高至99.99%,同比提高0.0438%;系统平均停电时间完成1.24小时/户,同比降低74.36%;不停电作业化率完成99.78%,同比提高5.13%。“零计划停电”示范区的建成,将大幅度的提高电力部门的供电可靠性、供电等级与技术和供电服务的品质,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电力支撑。
近日,从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1-10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达142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五省区电力消费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反映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快递业、房地产行业电力数据回升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6%、7.7%、9.3%和7.3%。分省区看,1-10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1-10月,广东以7685亿千瓦时保持用电量规模全国第一,10月份电量增速以8.3%居全国第三;1-10月,云南以用电量增速11%,居五省区首位。10月,市场迎来消费旺季,各大电商平台集中推出促销活动,叠加各地出台的家电消费补贴政策,电商物流需求增加明显。从用电数据看,在快递业务量居于全国首位的广东,10月份,航空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3%、4.2%和5.9%。位于东莞麻涌镇的菜鸟智慧物流园,智能立体仓库正高效运转,商品入库、分拣、运输一气呵成。10月份,该物流园处理360万件订单,较去年增长230%;用电量164.34万千瓦时,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438%。房地产方面,随着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显效,10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带动上下游相关用电量回升。其中,10月份,南方五省区玻璃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3%。在广东,10月份房地产业用电量增速达6%,其中广州、深圳房地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9%、4.5%。企业生产经营活跃,数字消费潜能释放1-10月,南方五省区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高于第二产业增速0.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7.2%,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更加活跃。分类别看,在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增长带动下,1-10月,南方五省区九大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5%,高于制造业用电量增速4.5个百分点,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趋势。此外,在国内外需求综合拉动下,1-10月,五省区十二大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持续恢复,同比增长6%。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持续拉动下,“三新”行业用电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10月同比增长36.3%。其中,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均超四成。分行业看,1-10月五省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充换电服务业、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量增速分别达26.7%、47%、54.7%,印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步伐坚实、加快推进。随着数字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高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其中,1-10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5%;在云南,1-10月该行业用电量增速亮眼,高达56.3%。1-10月,南方五省区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8.3%、11.1%、8.5%。其中,1-10月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5.8%、12.3%。伴随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崛起,数字消费潜能释放。1-10月,五省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类下的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7.2%。
11月20日,从云南省国资委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云南全省绿电交易电量累计突破10亿千瓦时,是2023年全年绿电交易规模的70余倍,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80万吨。据了解,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立足云南绿色能源优势,深入探索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服务云南省绿电市场建设持续升温。绿电交易中,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度可再生能源电量,用户可以购买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电量,消费绿电并获得相应的绿色认证。通过绿电交易,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清洁可靠的电能供应,还可以享有绿电带来的环境权益和绿色属性,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云南参与交易的经营主体从2022年的1家增加到2024年的50余家。
2024年1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到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装备中心”)调研,观看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智库研究成果展示,详细了解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审查工作,听取党建和业务工作汇报,研究谋划装备中心发展战略和核心能力建设任务。金壮龙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型工业化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把装备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引导全行业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金壮龙强调,装备中心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要职责,使命光荣、大有可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继承巩固、创新发展,找准找实工作着力点、关键点,加快建设装备工业领域国家一流研究支撑机构。要着力强化战略引领,持续深耕装备工业研究,巩固优化汽车行业管理支撑,创新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增强对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高标准建设重点领域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要持续锻造核心能力,围绕装备工业经济运行、产业链供应链、装备数字化发展、低空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提出科学精准、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要强化对部工作支撑,开展“十五五”规划预研,健全完善汽车行业管理体系,构建专项管理全过程支撑体系和能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金壮龙要求,要全面落实好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要巩固用好中央巡视整改成果,统筹抓好审计整改,坚持源头治理和标本兼治,强化监督检查,健全规章制度,全力做好部党组内部巡视配合工作,自觉接受政治监督。要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注重年轻干部锻炼培养,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舞台、干成事的给激励。要大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健全激励考核机制,倡导践行严慎细实、雷厉风行、团结协作、敬业规范的工作作风,守住廉洁、保密、安全、质量“四条红线”,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橡胶配合剂沉淀水合二氧化硅白度的测定》等56项化工行业标准、《工业用芳烃中痕量氟、氯、硫的测定》等34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盾构机主轴承用轴承钢》等15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车身覆盖件用铝合金板、带材》等114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水泥和混凝土用粒化碳素铬铁渣粉》等67项建材行业标准、《高纯金属铒》等2项稀土行业标准、《减速气动马达》等246项机械行业标准、《自卸半挂车》等34项汽车行业标准、《船用法兰吸入止回阀》等23项船舶行业标准、《数码印刷蜡纸原纸》等23项轻工行业标准、《丝织企业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分级定额》等39项纺织行业标准、《纸管》等2项包装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氧化物》等6项行业标准外文版的编制工作。在以上标准及标准外文版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24年12月18日。以上标准报批稿请登录“标准网”(“行业标准报批公示”栏目阅览,并反馈意见。附件:1.655项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2.6项行业标准外文版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24年11月18日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通知》(工信厅规函〔2024〕252号)要求,经小组赛和综合赛2轮专家评审,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等35个集群胜出。现将胜出集群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11月18-22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将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联系方式/5116传线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docx
为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规范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本)》进行修订,并于2024年11月15日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管理办法》)。为更好地理解并执行新修订的政策文件,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修订发布《规范条件》背景是什么?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市场主导、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迭代加速推进、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规范条件》自2013年发布以来,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先后于2015年、2018年、2021年适时进行修订,在技术指标、产能利用、生产能耗等方面提出要求,有效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目前,在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无序竞争加剧、市场波动调整、技术迭代提速等问题和挑战,《规范条件》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产业发展形势的最新要求与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二、《规范条件》主要内容有哪些?新版《规范条件》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为基本原则,主要从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环境保护、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七个方面提出要求。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部分要求企业和建设项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工艺技术部分重点围绕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工艺技术等提出相关要求,就现有和新建项目分别提出反映行业典型产品性能状态的技术指标要求。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部分重点对光伏企业和建设项目用地、项目生产电耗和水耗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部分重点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智能、绿色制造,推广技术先进、显示度高、可复制的绿色设计典型案例和应用场景,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环境保护部分要求企业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并对企业环境管理、排污、工业固体废物贮存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部分强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光伏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积极参与光伏领域标准制修订和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应用和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部分对企业安全生产以及保障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要求企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制度规定。三、本次《规范条件》的修订原则及修订内容有哪些?本次修订《规范条件》的原则主要包括:一是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以及光伏行业相关标准和规定。二是根据行业最新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现状大幅提升产品性能、电耗、水耗等指标,通过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增加能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资本金比例,强化质量管控等。四是通过引导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回收利用,开展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开展ESG信息披露等工作持续引导行业绿色化升级。2024年本《规范条件》主要修订点包括:一是提高技术指标要求。综合考虑行业先进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情况,提高相关产品技术指标,增加N型电池、组件等产品相关要求,将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新建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新建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当前业内主流N型TOPCon平均效率为25%,此次修订规定新建N型电池效率不低于26%,大幅提高新建电池项目门槛,可有效遏制产能重复建设。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强调产品高可靠、长寿命要求,将工艺及材料质保期由10年提升至12年,增加可靠性试验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被专利执法机构裁定的侵权行为”等相关要求。三是强化绿色制造和环境保护要求。增加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等要求,鼓励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引导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强化公司制作过程绿色化要求,鼓励企业参与光伏行业绿色低碳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四是提高资本金比例要求。提高硅片、电池、组件等全产业链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将“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修改为“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五是优化公告企业名单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有进有出”原则,严格开展规范企业名单动态管理工作,要求企业定期报送自查报告和生产经营情况,并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及时撤销其公告资格。四、申请《规范条件》的企业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按照《管理办法》规定,企业申请《规范条件》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无重大违法行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近两年内生产销售的光伏产品未因自身质量问题引发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具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实现产业化的核心专利,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被专利执法机构裁定的侵权行为;符合《规范条件》相关条款要求。五、下一步如何推进《规范条件》落实?《规范条件》发布后,工业与信息化部将组织开展宣贯解读工作,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检测机构做好规范条件的实施和跟踪监督工作,加强多部门协同,定期公告符合本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并抄送国家投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金融管理、能源部门,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国家统计局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10月,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汽车制造业增长7.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6%、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9%、汽车制造业增长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2.8%、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1.3%。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1-10月,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57万台,同比增长7.4%,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7万套,同比增长13.3%,发电机组累计产量为21045万千瓦,同比增长18.9%,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54343万千瓦,同比增长15.5%。(中国机械联统计与信息工作部)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国家统计局10月份,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升。一、工业生产增势稳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和4.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股份制企业增长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9%;私营企业增长4.8%。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6%、33.4%、11.8%。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与1-9月份持平。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公司制作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0%,上升2.0个百分点。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2282亿元,同比下降3.5%。二、服务业明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0.2%、9.5%、8.8%,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3.9、3.2、2.5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0%,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1-9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10月份,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2%,上升1.6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邮政、长期资金市场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业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三、市场销售较快回升,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加快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元,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9255亿元,同比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41亿元,增长4.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0444亿元,增长5.0%;餐饮收入4952亿元,增长3.2%。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0.1%、26.7%。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2%、18.0%、7.4%、3.7%,比上月分别加快18.7、8.0、7.0、3.3个百分点。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960亿元,同比增长3.5%,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全国网上零售额123632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330亿元,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9%。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5%。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提高较快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3222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与1-9月份持平;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提高7.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制造业投资提高9.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3%。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79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8%,降幅比1-9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76855亿元,下降20.9%,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投资提高12.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9%。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3%;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提高6.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10.6%。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5%、9.4%;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方面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0%、16.3%。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6%。五、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07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899亿元,增长11.2%;进口15108亿元,下降3.7%。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6021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08028亿元,增长6.7%;进口152191亿元,增长3.2%。1-10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1%。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增长9.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1%,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4%。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1-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上班时间为48.6小时。七、居民消费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0%,衣着价格持续上涨1.1%,居住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上涨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4.8%,教育文化娱乐价格持续上涨0.8%,医疗保健价格持续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上涨4.7%。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下降0.7%,鲜果价格持续上涨4.7%,猪肉价格持续上涨14.2%,鲜菜价格持续上涨21.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进价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1-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2.1%。总的来看,10月份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指标明显回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偏弱,经济持续回升基础仍待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力推进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落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任务。
据海关数据整理,2024年10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4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其中:进口额2.33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出口额46.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8%。2024年110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454.9亿美元,同比增长5.95%。其中:进口额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出口额433.14亿美元,同比增长6.12%。按照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计算,10月份出口额325.98亿元,同比增长21.9%。110月出口额3078.16亿元,同比增长7.95%。
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19369.97万美元,同比增长43.30%
据机经网整理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为19369.97万美元,同比增长43.30%;出口数量为4293台,同比增长22.13%;出口均价为4.51万美元/台,同比增长17.14%。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1-10月,我国注塑机累计出口金额为166384.49万美元,同比增长17.54%;累计出口数量为44678台,同比下降19.08%;出口均价为3.72万美元/台,同比增长45.31%。2024年1-10月我国注塑机累计出口金额及同比增速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印度、俄罗斯、越南、印度尼西亚、巴西、泰国、土耳其、墨西哥、意大利、德国,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66.68%。其中,向印度出口最多,金额为2444.05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2.62%。2024年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1-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越南、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泰国、美国、马来西亚,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总额的60.04%。其中,向越南出口最多,金额为15846.69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52%。2024年1-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TOP10国家/地区2024年1-10月我国注塑机出口金额占比TOP10国家/地区
惠及10万户居民和1700户企业 内蒙古首个县域配电网“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成
近日,随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区923新区三回线万正路Ⅲ线配网改造工程建设项目顺利竣工,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县域配电网“零计划停电”示范区正式建成。“零计划停电”是指原来需要停电进行的项目,通过不停电作业完成。内蒙古首个县域配电网“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设面积约1860平方公里,覆盖了鄂尔多斯市装备制造基地工业板块和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九成宫等4A级旅游景区商业板块,以及城区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电,惠及10万户居民和1700户企业。东胜铁西供电公司于2024年年初启动“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设,考虑电网结构、运行方式、设备状态及负荷增长,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新建及改造23条10千伏线条10千伏线路互联互供的网架结构,实现示范区内10千伏线%,极大优化了供电网架,为“零计划停电”示范区的建成提供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示范区内停电总时户数完成3225小时/户,同比降低76.67%;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提高至99.99%,同比提高0.0438%;系统平均停电时间完成1.24小时/户,同比降低74.36%;不停电作业化率完成99.78%,同比提高5.13%。“零计划停电”示范区的建成,将大幅度的提高电力部门的供电可靠性、供电等级与技术和供电服务的品质,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电力支撑。
近日,从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1-10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达142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五省区电力消费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反映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快递业、房地产行业电力数据回升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6%、7.7%、9.3%和7.3%。分省区看,1-10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1-10月,广东以7685亿千瓦时保持用电量规模全国第一,10月份电量增速以8.3%居全国第三;1-10月,云南以用电量增速11%,居五省区首位。10月,市场迎来消费旺季,各大电商平台集中推出促销活动,叠加各地出台的家电消费补贴政策,电商物流需求增加明显。从用电数据看,在快递业务量居于全国首位的广东,10月份,航空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3%、4.2%和5.9%。位于东莞麻涌镇的菜鸟智慧物流园,智能立体仓库正高效运转,商品入库、分拣、运输一气呵成。10月份,该物流园处理360万件订单,较去年增长230%;用电量164.34万千瓦时,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438%。房地产方面,随着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显效,10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带动上下游相关用电量回升。其中,10月份,南方五省区玻璃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3%。在广东,10月份房地产业用电量增速达6%,其中广州、深圳房地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9%、4.5%。企业生产经营活跃,数字消费潜能释放1-10月,南方五省区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高于第二产业增速0.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7.2%,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更加活跃。分类别看,在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增长带动下,1-10月,南方五省区九大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5%,高于制造业用电量增速4.5个百分点,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趋势。此外,在国内外需求综合拉动下,1-10月,五省区十二大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持续恢复,同比增长6%。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持续拉动下,“三新”行业用电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10月同比增长36.3%。其中,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均超四成。分行业看,1-10月五省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充换电服务业、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量增速分别达26.7%、47%、54.7%,印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步伐坚实、加快推进。随着数字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高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其中,1-10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5%;在云南,1-10月该行业用电量增速亮眼,高达56.3%。1-10月,南方五省区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8.3%、11.1%、8.5%。其中,1-10月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5.8%、12.3%。伴随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崛起,数字消费潜能释放。1-10月,五省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类下的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7.2%。
11月20日,从云南省国资委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云南全省绿电交易电量累计突破10亿千瓦时,是2023年全年绿电交易规模的70余倍,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80万吨。据了解,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立足云南绿色能源优势,深入探索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服务云南省绿电市场建设持续升温。绿电交易中,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度可再生能源电量,用户可以购买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电量,消费绿电并获得相应的绿色认证。通过绿电交易,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清洁可靠的电能供应,还可以享有绿电带来的环境权益和绿色属性,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云南参与交易的经营主体从2022年的1家增加到2024年的50余家。
2024年1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到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装备中心”)调研,观看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智库研究成果展示,详细了解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审查工作,听取党建和业务工作汇报,研究谋划装备中心发展战略和核心能力建设任务。金壮龙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型工业化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把装备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引导全行业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金壮龙强调,装备中心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要职责,使命光荣、大有可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继承巩固、创新发展,找准找实工作着力点、关键点,加快建设装备工业领域国家一流研究支撑机构。要着力强化战略引领,持续深耕装备工业研究,巩固优化汽车行业管理支撑,创新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增强对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高标准建设重点领域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要持续锻造核心能力,围绕装备工业经济运行、产业链供应链、装备数字化发展、低空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提出科学精准、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要强化对部工作支撑,开展“十五五”规划预研,健全完善汽车行业管理体系,构建专项管理全过程支撑体系和能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金壮龙要求,要全面落实好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要巩固用好中央巡视整改成果,统筹抓好审计整改,坚持源头治理和标本兼治,强化监督检查,健全规章制度,全力做好部党组内部巡视配合工作,自觉接受政治监督。要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注重年轻干部锻炼培养,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舞台、干成事的给激励。要大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健全激励考核机制,倡导践行严慎细实、雷厉风行、团结协作、敬业规范的工作作风,守住廉洁、保密、安全、质量“四条红线”,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橡胶配合剂沉淀水合二氧化硅白度的测定》等56项化工行业标准、《工业用芳烃中痕量氟、氯、硫的测定》等34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盾构机主轴承用轴承钢》等15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车身覆盖件用铝合金板、带材》等114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水泥和混凝土用粒化碳素铬铁渣粉》等67项建材行业标准、《高纯金属铒》等2项稀土行业标准、《减速气动马达》等246项机械行业标准、《自卸半挂车》等34项汽车行业标准、《船用法兰吸入止回阀》等23项船舶行业标准、《数码印刷蜡纸原纸》等23项轻工行业标准、《丝织企业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分级定额》等39项纺织行业标准、《纸管》等2项包装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氧化物》等6项行业标准外文版的编制工作。在以上标准及标准外文版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24年12月18日。以上标准报批稿请登录“标准网”(“行业标准报批公示”栏目阅览,并反馈意见。附件:1.655项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2.6项行业标准外文版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24年11月18日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通知》(工信厅规函〔2024〕252号)要求,经小组赛和综合赛2轮专家评审,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等35个集群胜出。现将胜出集群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11月18-22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将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联系方式/5116传线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docx
为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规范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本)》进行修订,并于2024年11月15日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管理办法》)。为更好地理解并执行新修订的政策文件,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修订发布《规范条件》背景是什么?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市场主导、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迭代加速推进、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规范条件》自2013年发布以来,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先后于2015年、2018年、2021年适时进行修订,在技术指标、产能利用、生产能耗等方面提出要求,有效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目前,在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无序竞争加剧、市场波动调整、技术迭代提速等问题和挑战,《规范条件》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产业发展形势的最新要求与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二、《规范条件》主要内容有哪些?新版《规范条件》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为基本原则,主要从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环境保护、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七个方面提出要求。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部分要求企业和建设项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工艺技术部分重点围绕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工艺技术等提出相关要求,就现有和新建项目分别提出反映行业典型产品性能状态的技术指标要求。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部分重点对光伏企业和建设项目用地、项目生产电耗和水耗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部分重点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智能、绿色制造,推广技术先进、显示度高、可复制的绿色设计典型案例和应用场景,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环境保护部分要求企业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并对企业环境管理、排污、工业固体废物贮存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部分强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光伏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积极参与光伏领域标准制修订和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应用和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部分对企业安全生产以及保障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要求企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制度规定。三、本次《规范条件》的修订原则及修订内容有哪些?本次修订《规范条件》的原则主要包括:一是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以及光伏行业相关标准和规定。二是根据行业最新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现状大幅提升产品性能、电耗、水耗等指标,通过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增加能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资本金比例,强化质量管控等。四是通过引导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回收利用,开展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开展ESG信息披露等工作持续引导行业绿色化升级。2024年本《规范条件》主要修订点包括:一是提高技术指标要求。综合考虑行业先进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情况,提高相关产品技术指标,增加N型电池、组件等产品相关要求,将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新建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新建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当前业内主流N型TOPCon平均效率为25%,此次修订规定新建N型电池效率不低于26%,大幅提高新建电池项目门槛,可有效遏制产能重复建设。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强调产品高可靠、长寿命要求,将工艺及材料质保期由10年提升至12年,增加可靠性试验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被专利执法机构裁定的侵权行为”等相关要求。三是强化绿色制造和环境保护要求。增加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等要求,鼓励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引导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强化公司制作过程绿色化要求,鼓励企业参与光伏行业绿色低碳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四是提高资本金比例要求。提高硅片、电池、组件等全产业链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将“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修改为“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五是优化公告企业名单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有进有出”原则,严格开展规范企业名单动态管理工作,要求企业定期报送自查报告和生产经营情况,并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及时撤销其公告资格。四、申请《规范条件》的企业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按照《管理办法》规定,企业申请《规范条件》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无重大违法行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近两年内生产销售的光伏产品未因自身质量问题引发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具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实现产业化的核心专利,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被专利执法机构裁定的侵权行为;符合《规范条件》相关条款要求。五、下一步如何推进《规范条件》落实?《规范条件》发布后,工业与信息化部将组织开展宣贯解读工作,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检测机构做好规范条件的实施和跟踪监督工作,加强多部门协同,定期公告符合本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并抄送国家投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金融管理、能源部门,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